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住户、商家选择使用智能指纹锁锁。那智能锁近期市场如何?将来又有什么发展趋势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泌阳开锁师傅来看看。
根据地产固定资产需求大概预估了城镇住宅、酒店住宿和企业办公三大领域对智能锁的潜在市场容量,高达1.1万亿的规模,可以说非常庞大。以目前安防产业的产值为例,包括半导体供应、产品制造(包括实体安防和电子安防)、代理、系统集成、工程施工等在内,2016年的市场规模不足4900亿。而智能锁单凭一把锁2017年的售价,其规模就超过了安防总市场规模的2倍还多,不可谓不惊人;如果按2016年均价1500元/把、2015年2500元/把的售价,市场规模还将翻倍。
不过,明面上潜在市场规模过万亿的智能锁,就目前来说还是表面光,截止2018年,已有超过上千家的智能锁企业,热潮刚起,就迎来了激烈厮杀。下面,民和县安装指纹锁将带领大家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市场:难以切入市场痛点
经与多位从业者沟通了解到,普遍认为目前日韩的智能锁普及率>50%,而国内普及率尚不及1%,市场潜力巨大。另外,一些智能锁公司宣传页引用的国际数据也显示,中国有97%的家庭有更换智能锁的需求。如果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话,智能锁市场将在近两年引爆,成为中国**火热的单一产品领域。
实际上,经过统计分析认为,国内的智能锁确实普及率非常低。
另外,当下不少智能锁的功能较之宣传有了不少缩水,比如无法联网等,使用者相当于要花上千元购买了一个仅用指纹就可开门的“生物识别机械锁”,同时还要常常担心锁的电量续航问题,使智能锁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2.出货量:低起点,快发展
近期我们在不少网站上看到这样一份数据:2016年国内智能锁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年出货量大于2亿把。这份数据能把每一位从业者都吓一跳——偏得太过离谱。因为这个数据显示的智能锁出货量已经相当于当下中国家庭户数的一半,若以此推算,不出3年,中国家家户户都能使用上高大上的智能锁,这显然非常不现实。
实际上,比较可靠的数据为:2016年中国智能锁的出货量大约为240万把,平均每家企业出货量为2000把左右;不过在较为成熟的应用方案推动下,2017年智能锁出货量将迎来大增长,预计出货量为600万把。
由此可大概推断出,2016年智能锁销售端的产值约为30亿左右,整个产业链总产值大约为50~60亿。而2017年,虽然出货量翻倍,但产品附加值缩水,销售端产值约为50~60亿,整体产值约为80~100亿。
3.价格:尚未成熟,大起大落,差异巨大
智能锁二次崛起时间大约6年左右,产业尚未真正形成气候,但产品市场却早已开始了价格战,**显而易见的就是产品均价逐年下滑。
根据从智能锁诞生至今的价格走势分析发现,智能锁的价格始终呈现阶梯式逐年下滑趋势:早期售价为3000~4000元/把,而到了2015年初,尚能保持2500元的售价,但下半年售价就降到了2000元/把;到今年,整体单价更是要突破1000元/把下限;预计从2019年开始,智能锁将成为千元内大众机。而以目前智能锁的量产水平,一把智能锁的成本价约为500元/把,企业的毛利率将随着售价的下降而不断被压缩。
相比整体价格下降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智能锁市场尚未长成,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价格“亲民”的智能锁,售价在150~400元/把不等,远低于主流品牌500元/把的成本价,如此超低的价格,令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老板娘跑了,老板无心经营”,面对这样的搅局者,智能锁的竞争变数难以预测,或许智能锁产业的和平式价格战将提前变得血雨腥风,或是借助资本市场实行碾压式市场争夺。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超低价竞争过早进入市场,不利于新兴市场的成长。首先是低成本难以换取高质量的部件及技术;其次抄袭式的拿来主义,寒了市场研发的心,后续技术驱动减缓;**是用户体验,笔者认为这是**为关键的因素,在市场尚未真正崛起之时,搅局者如果单纯地追热点,那么一般情况下,产品质量不会得到保障,如果销量大,则会出现较为普遍的不良客户体验,势必会影响智能锁的进一步发展。